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讯行业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风缘何屡袭中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8-4 17: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6-08-04 10:32:27)
% q% a  j; E7 I2 g/ m1 P3 ^
! `+ |+ E. [) g6 h# }) _9 o, A# |0 `4 r2 ^4 Y
中央气象台8月1日发布消息,今年第6号热带风暴“派比安”生成,并将在我国海南东部到广东西部沿海登陆,同时带来大到暴雨。而在此前不到两周的时间里,今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第5号热带风暴“格美”相继在福建登陆,给我国南方多个省份带来了强风和暴雨,造成了严重的灾害。我国正在进入台风“旺季”。
6 K- Y5 M: }2 d  a. m8 { ) H* Y, @) w" w6 U
西太平洋台风登陆中国次数最多
9 y4 M2 P2 K0 z& M  G, J$ {# g3 {+ m7 @* m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环境预报室副主任于福江研究员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台风是产生在热带海洋面上的强大而深厚的暖性低压系统,直径通常为500~1000公里左右,最大可达2000公里,最小仅160公里。中心气压平均在950毫巴以下,最低可为887毫巴。 5 ^  f% V' l' a  q3 q1 a
% D  {& ~2 I# \& V$ }5 l
    台风是一种极猛烈的风暴,在北半球逆时针旋转,而在南半球顺时针旋转。西北太平洋、南太平洋、东北太平洋、南印度洋、西北大西洋、北印度洋的沿海国家、地区均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在西太平洋受台风登陆次数多少依次为中国、菲律宾、日本、越南、朝鲜。 8 X2 b+ I0 l6 w

% X8 G3 b* D4 v1 D- R4 L    为何每一次台风的生成和登陆都会引起各级气象防汛部门的高度关注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陈联寿研究员告诉记者说,中国是登陆台风最多的国家之一,台风灾害深重。
* N2 T5 E# B* P: R% j5 }; u7 |0 b
$ V  [4 _$ v/ _' u1 ~    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主任王昂生介绍说,台风引起的灾害是由风灾、暴雨之灾和风暴潮之灾造成的。以风暴潮灾害为例,2005年8月25日美国Katrina飓风引发的风暴潮冲毁了新奥尔良市众多的防洪堤,导致新奥尔良市80%的区域被淹没,包括两个机场都被洪水吞没,有些地方水深高达6米多。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富裕、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却也遭受了如此巨大的重创——Katrina飓风造成1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死亡1417人。所见所闻,使那些曾经历了多次地震、潮波、飓风及其他主要自然灾害的专家都深感震惊。
  R2 d  a! a, Z
& t# v- s* Q  b- b9 j    西太平洋生成频率最高
) L* p7 Q7 W( X$ s: r" D: M$ J6 P9 z5 n3 c" l% H9 [, x
    于福江介绍说,台风的生成一般需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首先要有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洋面不仅要求海水温度要高于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层海水里,水温都要超过这个数值;第二是在台风形成之前,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虽然空气的上升运动是生成和维持台风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其必要条件是先存在一个弱的热带涡旋;三是要有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地球自转的作用使低气压周围空气流进沿着低气压的中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在中纬度以南,离赤道越偏北,地球自转的偏向力就越大,才能使周围的空气流入低气压。四是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要小。如果垂直风速的切变大,就不利于能量的堆积。
& e# Y0 h2 }; }; \% Q7 u/ H0 x$ Z  R$ I6 c" U; @3 ~
    在夏季太阳直射区域由赤道向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向成西南季风侵入北半球,和原来北半球的东北信风相遇增加对流。这个时候方向不同,相遇时常造成波动和旋涡,造成辐合作用,当风速超过每秒17.2米时,台风就生成了。
) e! w1 B2 t5 u9 V2 \& M/ K: K8 ^' V, |" \
    全球台风主要发生在8个海区。其中北半球有北太平洋西部和东部、北大西洋西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5个海区,南半球有南太平洋西部、南印度洋东部和西部3个海区。于福江说,由于西太平洋洋面广阔,供热带气旋生成的面积较大,而且由于地球自转关系,使得太平洋上被太阳辐射加热的温暖海水在西太平洋处堆积。因此,这里的热带气旋生成频率最高。热带洋面海水温度高及低纬度的气流扰动频繁是影响台风强度和发生频率的主要因素。 ' }. U% I- Z/ p& ]2 [4 b' Q

7 N+ M/ T2 o) }- D9 d8 Q% r    路径变幻无常 ! q5 m. ?* u% N( C

' t7 L9 }  x* I    台风的路径偏折问题是目前各国科学家力图攻克的难题之一。据陈联寿院士介绍,有的台风趋近陆地或海岛时,受到海岸地形、环流系统和海洋影响,其路径发生偏折。例如0505号台风Haitang移到我国台湾东海岸突然打转。这种突变很难预见,就会造成台风登陆预报的误差。这种在沿海地区台风路径偏折屡见不鲜。 " j6 g& h$ x; u. n- k6 J
$ ^5 ^' G" C: [
    在沿海路径偏折的类型很多,但原因并没有完全揭示出来,目前有的数值预报模式对台风突然转折虽有一定预报能力,但不一定每次都报出。
+ g/ Z, N+ I7 |. c' g1 Z
5 S% R' x/ K9 s; S9 P4 T. q7 D    于福江说,与我国密切相关的西北太平洋台风,其路径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西移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向偏西方向移动,经南海在华南沿海、海南岛或越南登陆。沿这条路径移行的台风对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影响最大;二是西北移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向西北方向移动,在我国台湾、福建一带登陆,或者从菲律宾以东向西北移动,穿过琉球群岛,在浙江一带登陆,这条路径的台风对我国华东地区影响最大;三是转向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向西北方向移动,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在我国沿海登陆,然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去,路径呈抛物线状,这是最多见的路径。影响台风移动的主要是大型环流系统,还有一些天气尺度系统影响,但是对整个台风路径不产生重要影响。 4 [+ @9 O" v1 \8 E  t8 T3 U
: c5 @! F: ^" I. n- S( [
    据世界气象组织有关专家统计,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自然灾害有台风、地震、洪水、雷暴和龙卷风、雪暴、雪崩、火山爆发、热浪、山体滑坡(泥石流)、海潮(海啸)等,其中在这10种自然灾害中台风是造成死亡人数之冠。王昂生认为,天气、气候和水几乎影响到了人类的一切活动,影响到了人类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自然灾害的影响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台风灾害已成为当前全球减灾的重大问题,有关台风生成、路径预报等大量科学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特别是2005年夏秋大西洋西部、西北太平洋的一系列严重台风、飓风再次唤起全球必须高度重视台风灾害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却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加强台风预警预报研究将有助减轻台风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6 i( h" S* g: \, g$ \
7 p! k8 ~9 j8 ?4 d9 D2 }$ Y
$ [! f* x/ X# b# V( o0 J2 |4 z5 R& f

% M( Y0 M' i7 l$ T3 Z( \2 O
9 X- n1 k* |( ]. l7 f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地板
发表于 2006-8-6 13:2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双赢在2006-8-4 18:57:17的发言:0 a# f9 O! E$ M7 ~9 v& t7 D
为何受伤的总是我(国)?

: n& ?! ?+ a  G; F. c% f' p% M3 s' T7 q% N9 L+ [. y
因为我国疆土辽阔,海岸线长啊!
1 _0 {8 K8 b6 C/ C
: K9 R& V1 }& C5 e0 u9 ]; D& F台风,台风,以台为名,则是以台湾为中心,向四周画延长线嘛!......胡解,不纳入学术研讨.
/ g( i) n4 f! |0 o/ d! [. m' R  q  v& d1 ?
与政治无关![em00][em00][em00][em00][em00]
板凳
发表于 2006-8-4 18:57:00 | 只看该作者
为何受伤的总是我(国)?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8-4 17:48:00 | 只看该作者
台风是如何命名的. U+ ]0 \- i& L( `4 j
" G8 k7 K% v' E5 ^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气象学上,台风专指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洋面上发生,近中心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2级及以上(即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至于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发生,达到同样强度的热带气旋,则称为飓风。 + d! v3 }$ B, S8 j

' G: x$ V' G. N6 M  
/ A3 o7 }, Q( W& F! G # k( I% j  P1 s* o. x  y
. P! j6 F8 n" H% T" h
  根据国际气象组织规定,于北太平洋西部及南中国海发生的热带气旋,分为五级。各地向外公布的分级和名称有时略有不同。% `4 a" k: s5 \

8 U( B6 b0 a0 i# G# F* h  因为海洋上可能同时出现多个台风,美国军方在关岛上设置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现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战时习惯给各台风取名字。最初的名字全为女性,后来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2000年起,台风的命名改由国际气象组织中的台风委员会负责。现在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国海台风的名字,由台风委员会的14个成员(中国、朝鲜、韩国、日本、柬埔寨、越南等)各提供10个名字,分为5组列表。/ K8 y& D2 F$ Z3 ^( b/ \1 P

* x% i4 @4 y3 ]2 t  实际命名的工作则交由区内的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每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字,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号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强热带风暴强度时,称为第12号强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台风强度时,称为第12号台风),英文名为KROVANH,中文名为“科罗旺”;0313即2003年第13号热带气暴,英文名为DUJUAN,中文名为“杜鹃”。台风中文名字的命名,是由我国气象局与香港和澳门的气象部门协商后确定。3 T% `: J( a/ P9 S1 m# C& ~: 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手机版|华讯行业网 ( 桂B2-20030027  

GMT+8, 2025-4-24 01:57 , Processed in 0.02879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